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让心灵自由地歌唱

 

    王军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媒体《新闻周报》近日迎来30周年社庆,作为当年的“从业者”,本人接受了周报同仁的采访,问答如下。

 

问:您在新周经历过的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或者一篇报道是什么?或者,您经历了新周的某个第一次或某次变革,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答:在我经历的《新闻周报》时代,周报的每次出版都是我人生难忘的经历。1987年秋至1990年夏我在周报工作。那个时候的周报不仅仅报道校园生活,还广泛报道社会新闻。我印象深刻的一期报道是19894月底,我们对当时陷于僵局的《新闻法》起草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主体稿件三篇:一是独家采访《科技日报》的副总编辑,就该报为何成为唯一一家报道广大市民在十里长街为胡耀邦送行的媒体,以及这篇报道的内幕,它对新闻体制改革的启示等,进行深度调查;二是采访《新闻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独家披露起草内情,特别是其中的观念冲突及其复杂的决策环境;三是首次公开披露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对1986年学潮报道的效果分析,显示主流媒体由于对此类重大事件不予报道,导致阅读率急剧下隆,舆论阵地失守的情况,证明此种情形已不能适应信息渠道多元化的时代要求,亟待在新闻体制改革中加以调整。那个时候,《新闻周报》还是黑板报,我们以整整两块黑板的版面,并加贴照片,完成了这次任务。今日看来,这组报道仍是具有前瞻性的。

    我在周报没有经历过具有变革意义的事件,我和当时周报的同仁们,只是在传承周报的伟大传统,并尽力发扬光大。不能忘记新闻学院的老师,特别是分管周报工作的刘夏阳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和爱护,刘夏阳老师倾力给我们开辟一个宽松的办报环境,让我们自由地成长,寄予我们深切的期望,就是让我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记者。尽管遭遇了那么多挑战,但我们始终朝着这个方向。

 

问:现在回过头来看,您会用什么词或句子来形容在新周的那段时光?您觉得这份经历带给了您一些改变吗?

 

    答:198910月,作为当时周报的主编,我在周报的黑板上写下几行寄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去实践。”这几行话,能够代表我在周报度过的青春岁月,今天,仍是我坚守的方向。

 

问:您对新周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建议或期许吗?给后辈一些指导或寄语吧!

 

    答:当年在周报工作时,我们分享着这样一个基本观念——校园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所以,我们始终把自己的工作与一份真正的新闻周刊联系起来,既立足于校园,广泛报道与同学们的切身利益有重大联系的事件(如每年的毕业分配政策、宿舍及食堂管理问题、校医院的服务质量问题等),又广泛报道中国社会的重大事件(如1988年深圳的“蛇口风波”、1990年的“经济疲软”等)。那个时候,我们甚至骄傲地认为,我们办的虽然是黑板报,但她已是最具竞争力的媒体。后来,《中国青年报》成为了我们的“客户”,从1990年开始,这家当时极具影响力的媒体,在其开设的“大学生心态录”专栏中,连续转载了周报的多篇深度报道。我认为,立足校园,放眼世界,是周报必须坚持的办刊方向,需要周报人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提一个建议:周报还是应该恢复黑板报的办报形式。这样,老师们就没有必要来审查稿件了,如果哪篇报道“不合适”,用抹布一抹就没事儿了。而现在周报以印刷品的方式出现,老师就得来审稿了,这也让老师承担了不必要的责任,又不利于同学的成长——在大学时代,同学们就应该让心灵自由地歌唱,这是不能以任何形式的检查来干扰的。(完)

话题:



0

推荐

王军

王军

173篇文章 4年前更新

记者,著有《城记》《采访本上的城市》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