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百万庄的人居里程
“邻里单位”是20世纪人类城市规划的重大实践,该理念虽在1929年提出,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还是在二战之后。百万庄居住区在这一历史序列中同样举足轻重,岂能被无知地拆毁?
文/王军
“百万庄居住区要被拆了!”这个消息在北京已风传了十年,于今或成事实。近日,在北京举办的一个研讨会上,一位银行界人士透露,他所在的银行将全力支持这一改造项目,旋即遭到一位规划专家的激烈反对,后者表示,如果这处居住区被拆除了,一处历史的坐标就消失了,无论如何,都不该以这样的方式拉动内需。
基本建成于1953年的百万庄居住区位于北京的三里河,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仅一路之隔,它是新中国最早建设的街坊式居住区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人居环境变迁的里程碑,它探索的居住理念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其设计方案被收入高等学校教材《城市规划原理》,并被《中国住房60年》、《建国以来的北京城市建设》等重要著作记录,其历史价值是当代中国人须加以理解与爱惜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的居住形态发生了一次剧烈变化——住宅小区成为统治性的居住样式。在此之前,胡同、里巷式的合院住宅是中国人惯常的居住环境。近代以来,在沿海或内地的开埠城市,西洋式独幢住宅、公寓楼渐次出现,并不能根本改变中国人传统的居住理念。新中国成立后,受近代城市规划思潮的影响,在国家力量的推动下,住宅小区遍布中华大地,这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百万庄居住区和早它一年建成的上海曹杨一村,一北一南,成为此次大变局之先驱。后者已于2005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优秀历史建筑,前者却面临被拆毁的命运,怎不令人唏嘘?
人类进入20世纪,在发达国家,随着汽车的普及,原有的小街坊居住形态被认为不适合现代生活之需,因为其中很难设置较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儿童上学、居民采购日常所需不得不穿越繁忙的城市干道,易发生交通事故。为此,1929年,美国规划师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理念,主张扩大街坊,以小学校、商店、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以小学校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来控制居住区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居住区内的道路限制外部车辆通过,以保持内部安静、安全的居住氛围。
这种规划理念在1929年国民政府的《首都计划》和1946年《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草案》中均有体现,但真正被化作现实,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百万庄居住区和曹杨一村正是以“邻里单位”为准则,前者建造于首都,又在建设部眼前示范,其影响更为深远。
“解放后党和政府为解决首都居民的居住问题,建造了大量居住房屋,近几年有的居住房屋已集中成组或成片并配置适当数量的生活福利设施和公共设施,初步形成了居住街坊,今后的居住建筑亦将按完整街坊的形式来建造。”1956年6月,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建筑学报》发表关于百万庄居住区的调查报告,如此陈述。
1957年,同样源自“邻里单位”的小区规划理念由苏联引入北京,建筑师们开始用小区规划代替街坊规划。演变至今,中国城市的居住空间形成了“小区—组团—院落”的三级结构,或在此基础上改良的“小区—院落”二级结构,其过程千头万绪,皆可寻根于百万庄。
当年,在百万庄这处占地约21公顷的居住区的设计中,建筑师倾尽心力,以一块2公顷左右的公共绿地为中心,配建小学校,周围由8个三层住宅楼组团和一组二层花园式住宅组成,以十二地支的前九支命名各区,按中轴对称的格局形成“双周边”院落组合,与周围道路隔开,为居民提供安静的居住环境。
已故建筑大师张开济(1912~2006)是百万庄居住区的设计者。2004年,张开济先生在世时,得知百万庄居住区被列入旧城改造计划,忧心忡忡,特致函北京市有关部门,认为这处居住区若能被确定为文物保护对象,他将感到莫大荣幸。这一请求诉诸历史,并不为奢。
百万庄居住区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建筑与规划学界的研究对象,其意义还在于——“邻里单位”是20世纪人类城市规划的重大实践,该理念虽在1929年提出,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还是在二战之后。百万庄居住区在这一历史序列中同样举足轻重,岂能被无知地拆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