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1年08月04日 18:20

民国南京城墙存废之争

民国南京城墙存废之争


南京城墙今日与城市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王军摄
 

 

民国南京城墙存废之争

 

    “西湖雷峰塔,非以年代久远,建筑不固,而自倒者。因有妄人生病,食其砖当药石,因致万劫不复,遂丧西子湖之魂。乃不五年,又有此续貂之举,尤欲言美术,谈文化,噫嘻!”

 

    文/王军

 

    1928年,北伐成功,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就此展开。一时之间,南京城墙的存废又起波澜。

    蒋介石是事件的主角。这位刚刚宣布中...



阅读全文>>
2011年07月21日 08:08

就四合院拆保问题,答新浪网友问

 

就四合院拆保问题,答新浪网友问

 

 

按:一位不知名的新浪网友在本博上发表几则评论,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答复如下,以期引发更多有质量的交流。由于近期在外旅行上网不易,如不能及时回复还请谅解。

 

新浪网友:

建议您还是去真正的北京胡同住住再说吧。

您给出的建议,根本不能解决问题,比如光靠修缮,

第一不能增加房屋面积,北京旧城人均住房面积远低于国家的蜗居标准,

第二不能改善住房条件,没有...

阅读全文>>
2011年07月21日 06:36

北京旧城保护的最后机会

 

北京旧城保护的最后机会

 

    王军(高级记者、北京市政协特邀委员)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北京旧城保护的最后机会》,写下这个题目时,我的心情极其沮丧。在今天这个时候,我们本来应该为我们伟大的老北京不再被扰动、得到真正的保护,而表示祝贺了。可是,很遗憾,我却要来讲这样一个题目。

 

整体环境持续恶化

 

    我写在这儿的这行字是“整体环境持续恶化”,这是我要讲的第一部分内容。这句话不是我说的...

阅读全文>>
2011年07月14日 00:59

央视《城记》节目

记录北京半个多世纪城市变迁《城记》

 

    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

    20110712

    链接:http://kejiao.cntv.cn/humanities/ziwushujian/classpage/video/20110712/100560.shtml

阅读全文>>
2011年07月10日 23:26

徐苹芳先生的底线

 

徐苹芳先生的底线

 

   “不成,那绝对不成,不能再这样拆了!”他唠叨着,本能地唠叨着。梁思成先生当年所说的挖肉剥皮之痛,该是如此吧?

 

     文/王军

 

    5月22日上午,我在天津大学采访王其亨先生时,远在新疆出差的89岁的谢辰生先生打来电话:“今天凌晨5点40分,徐苹芳先生走了!”我心中一阵绞痛。

    “没人啦!”谢辰生先生在电话那边大声叹息。

    这消息对我来说太突然了。因为就在过去几个月里,...

阅读全文>>
2011年07月03日 13:13

下水道的记忆与启示

下水道的记忆与启示


 

 

扬州唐城遗址博物馆展示的唐代排水涵洞原大模型。王军摄

 


扬州唐城排水涵洞示意模型。王军摄

 

 

下水道的记忆与启示

 

    中国的城市化仍在高速进行之中,此次城市大涝向它暗示了什么

 

    文/王军

 

    说起城市的下水道,人们都会说巴黎的是最好的。1853年,奥斯曼男爵出任法国塞纳省行政长官之后,掀起了长达17年的巴黎大改造工程,把整个城市拆得天翻地覆。今天,提起这项大改造工程,有...



阅读全文>>
2011年06月26日 23:07

建设有良心的城市

 

建设有良心的城市

     

    文/王军

 

  北京的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00立方米,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1000立方米的人均缺水警戒线。对这个城市来说,下雨实在是大好的事情,可是,这个城市的下水道似乎在排斥这样的好事,因为一下雨,它就会给久旱逢甘霖的市民们制造麻烦。623日傍晚开始的这场雨,又使北京这个首都城市,沦为一片“泽国”。是的,这场雨,太痛快了些,它竟呈倾盆之状,骤然使部分地区的降雨量超过100毫米...

阅读全文>>
2011年06月13日 20:42

《纽约图书评论》刊登《城记》英文版书评

阅读全文>>
2011年06月06日 12:45

北京又要修规划

北京又要修规划

 

2004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所期待的“‘最优的’结构”——多中心,今日未能显现。相反,在过去六年中,被总体规划认为存在严重弊端的单中心城市结构,被进一步强化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军

 

  规划期限至2020年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下称2004年版总体规划)施行仅六年,就要寿终正寝了。

 

  上个月召开的“北京市人口与产业发展规律及规划对策问题研究”专家...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26日 11:30

从“东方广场”说起

 

从“东方广场”说起

 

 

    土地财政模式成为了中国高速城市化的战略工具——这正是1994年至1995年我调研北京市土地开发时梦寐以求之事。可是,一些愿望未能实现

 

  文/王军

 

  1995年1月16日《瞭望》发表我撰写的长篇新闻分析《城市建设如何走上法制轨道——北京东方广场工程引发的思考》之后,83岁的国家级建筑设计大师张开济在一次会议上拍了拍我的肩膀:“我们是战友啦!”

 

    因为这篇文章,他所在的北...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05日 12:43

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之三

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之三

“梁思成之前没有梁思成”

——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

 

《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4月20日17 版)

 

    编者按:在风雨如晦、战火纷飞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疾病、饥饿和死亡的威胁,梁思成先生以科学的方法重新研究和梳理中国建筑史,将中国建筑研究的学术成果介绍给全世界。他的工作为中国建筑学的发展、为中国文化史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基石和空前的可能性。今年4月20日,恰值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本刊特邀梁思成...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29日 15:01

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

 

保存最后的老北京

——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

 

王军

 

    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个神圣的讲台,为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谈谈自己的感受。非常感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邀请,接到邀请后,我一直在想应该说些什么。我想,梁先生在天之灵,最放心不下的,一定是我们的北京城了。所以,今天就讲讲北京城,我写了这样一个标题——《保存最后的老北京》。

 

理解梁思成先生的痛苦

 

    我要讲的第一部分...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26日 16:54

《未来没有城中村》序

《未来没有城中村》序

 

城市化:从革命走向契约

 

    得知南方都市报同仁们完成这部关于城中村的书稿时,我刚收到美国城市史学者罗宾·维舍(Robin Visser)的新著《城市包围农村:后社会主义中国的城市美学》(Cities Surround The Countryside: Urban Aesthetics in Postsocialist China),这个书名让我浮想联翩。

    六十多年前,一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导致了中国的政权更迭,塑造了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形态,在中国人的心灵...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22日 09:50

作为建筑史学者的梁思成

 

作为建筑史学者的梁思成

 

    文/王军

  

    对于有着灿烂建筑文化的中国,建筑史的发掘与整理在20世纪之前一直是一个空白。在西方,建筑被列为包括雕塑、绘画在内的“三艺”之首,可在中国古代,建筑得不到士大夫阶层的尊重。虽然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体系,也留下了辉煌的作品,但是在那些官僚与文人眼里,这些建筑除了壮王威、庇生灵之外,似乎并无任何文化层面上的含义。

    在20世纪30年代,梁思成第一次以现代文...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16日 20:04

对宣南士乡的最后拆除

对宣南士乡的最后拆除

大吉片贾家胡同拆迁现场。王军摄

 

对宣南士乡的最后拆除

 

  随着推土机将宣南夷为平地,拥有三千多年建城史、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北京,将有很长一段历史无法说清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军

 

  4月6日,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新闻办公室称,新会会馆将原址保留。

 

  喧闹的舆论一下子安静下来——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居住过的新会会馆,算是从正在被拆为废墟的“宣南士乡”死里逃生。

 

  2005年1月...



阅读全文>>
2011年03月13日 09:25

两会特别报道:城市化转型(五)

下一个十年

  “现在,公共财政有了富余,再不搞小城镇,问题就大了。未来十年,有两亿多农村人口需要进城,难道让他们全进大城市?”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军

2007年1月,建设部组织制定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杀青,之后进入审批程序,再后悄无音讯。

“它被束之高阁了,”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部委之间意见不一,有的部门说区域规划应该由他们负责,建设部也没有再争,最后,只能出书了。”...

阅读全文>>
2011年03月13日 09:21

两会特别报道:城市化转型(四)

中国的机会

  很大程度上,中国社会能否顺利转型,冲出“历史的三峡”,在此一役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军

千呼万唤之中,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速。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

2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消息:未来五年,中国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到“十二五”末,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将从目前的7%~8%提高到20%以上,基本...

阅读全文>>
2011年03月13日 09:18

两会特别报道:城市化转型(三)

重建契约

  不动产税模式可能替代土地财政模式,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工具吗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军

改革开放之初的1982年,中国大陆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土地私有制宣告结束。

这一年由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新版宪法,也即现行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私有土地退...

阅读全文>>
2011年03月13日 09:12

两会特别报道:城市化转型(二)

两会特别报道:城市化转型(二) 《人民日报》刊载的“鱼鳞图”局部   再造地权

  “不解决好产权问题,就激活不了农村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就形成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军

全国两会开幕前三天,2月28日,一幅被标注为“‘鱼鳞图’局部”的图片,出现在《人民日报》上。

“鱼鳞图”显示了成都下辖的都江堰柳街镇鹤鸣村,经村民议事会评定的农地产权四至状况,图上每一宗“鳞片”般的地块内,都有它所属的农户重重...

阅读全文>>
2011年03月13日 09:06

两会特别报道:城市化转型(一)

两会特别报道:城市化转型(一)   前言:城市化转型  

在中国高速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进程中,2007年全球城市化率超过50%,未来五年,中国也将达到这个目标。

在这个历史性时刻,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在经历由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化主导的转型。在中国上演的城市化,规模虽为世界之最,潜力依然巨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撰文指出,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市化不仅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也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有一定差距。从国际经验...

阅读全文>>